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無處不在的污名——在歧視前,我們可以再多想一想

文/林威宇 實習心理師

    在上個月,台中市內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事件,一名年僅20歲的男子在行進中的捷運車廂內持刀隨機傷人,造成了多位民眾受傷送醫,而隨著相關新聞的報導,這起事件也引起了社會大眾極大的關注和恐慌,隨之而來的議題也逐一浮現。

    隨著事件的發展,台中市政府與警方公開了犯嫌過往的精神病史以及就醫紀錄,新聞媒體也紛紛以此為題進行相關的報導,這樣的舉動再次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議題的廣泛討論,但令人擔心的事情是,在這樣的脈絡之下,討論的焦點往往偏離對於精神疾病與心理健康的理解和尊重,而是陷入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與歧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污名化不僅對患者的生活品質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也可能會妨礙他們尋求和接受治療,事實上,我國的《精神衛生法》第38條中也明文規定「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之報導,不得使用與精神疾病有關之歧視性稱呼或描述。」以及「任何人不得以公開之言論歧視病人、或不當影射他人罹患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一個相當廣泛且多元的範疇,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於2022年最新出版的DSM-5-TR(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修訂版)中記載,目前擁有的精神疾病診斷類別已超過了300種以上,當中大家比較熟知的診斷包括憂鬱症、雙相情緒障礙症、焦慮症、強迫症、思覺失調症等,不同的診斷間都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也有著不同的輕重症狀,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有著相同的診斷,在不同的個體間也都可能展現出非常不同的行為及樣貌,就像是兩個同樣得了流感的人,小明可能主要的症狀是發高燒、咳嗽,但小美並沒有這些症狀,主要只有打噴嚏和流鼻水而已,其實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統計,在具有嚴重精神疾患的犯罪者中,只有7.5%的罪行是直接與精神疾患的症狀有相關的,Jillian Peterson博士也曾說明:「絕大多數有精神疾患的人們,他們不犯暴力、不是罪犯,甚至不危險。」但回到這次台中捷運事件以及過往相關社會事件中,卻也因為新聞媒體的報導,讓我們很容易產生了一種選擇性的偏差,將精神疾病與反社會行為、無差別攻擊進行了過度的連結,對精神疾病貼上了一個負向的標籤,而忽視了這其實只是當中極為罕見的特例而已。

    因此,比起對特定精神疾病的歧視與污名,我們更需要看見與理解的是,在許多事件的背後往往並非由單一因素所引發,心理學家Paul Meehl曾於1962年提出了「素質-壓力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來說明一個心理疾患的發病與行為主要受到兩個因素間相互的影響,當中「素質(diathesis)」源自希臘語διάθεσις,指的是個體先天心理素質的易感性以及脆弱性,其中包括了基因、生理、認知與人格等因素,另一個因素則是生活中外在事件所帶來的「壓力(stress)」,像是日常生活中課業與工作的壓力、人際關係問題、意外事件的發生、整體社會環境等影響,而此理論認為先天的素質與後天的壓力對於個體的心理健康都存在著同等重要的影響性,而個體所展現出來的行為是這兩個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唯有這兩個因素皆超過個體當下所能負荷的閾值而失衡時,才會導致不適應的行為、反應與狀態出現,相反的,若只有單一因素的不穩定或是較為脆弱,但另一個因素是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健康性與支持度時,在這樣的情況下並不會引發問題以及不適應行為的產生,這也能夠解釋為何同樣的精神疾病診斷在不同個體、不同環境下可能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症狀和行為。

    所以這次的事件中,我們更應該重視與努力的是提升個人還有整體社會對於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的理解,正視疾病的多樣性以及背後複雜且多元的成因,尊重每個人所面臨的獨特挑戰,同時能夠減少對於患者的污名化和歧視,降低「壓力」因素為個體所帶來的負向影響,以創造出一個更具有正向支持度和包容性的安全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