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文/林恩雨 實習諮商心理師

 

六月是畢業季,有些同學離開校園進入人生下一個篇章,有些同學仍還在校園中努力著,又或者你正在轉換跑道的分岔點,期待能有不一樣的未來,前往心中期待的科系。看著同學往前走的背影,有時候感覺自己還留在原地,不禁懷疑是我特別差嗎?還是我不夠努力?或是其實我根本不適合?

 

雖然身為台灣學子,考試是家常便飯,我們都是一路考上來的。但是即便考了又考,考試似乎沒有變容易和輕鬆,甚至每逢考試就像是修羅場,可能要熬夜、少吃幾頓飯,晚上覺得人生好難、在棉被裡默默流淚。而考試最可怕的是努力準備不一定有好結果,就跟喜歡的人不一定喜歡你一樣,有時候會覺得努力有什麼用,也不一定有回報。而很多事情也只看結果,其他人根本很難了解過程中究竟經歷了什麼。那你呢?你也這樣覺得嗎?你也覺得只有結果才重要,過程中的努力都是徒勞嗎?

 

我明白努力沒有結果的挫折感、無力感,討厭這個世界,覺得不公平,更難受的是討厭的自己,討厭不夠好的自己。但也因著只有你知道究竟經歷了什麼,當外界的評價響起,甚至罵得最用力的是你內心譴責的聲音,請記得:無論結果如何,你的頭腦、身體與心智,都曾全力以赴地走過一場難熬的戰役,而這些努力與堅持,從未是虛假的。每一次與焦慮拉鋸的過程,都是你內在軍隊無聲的征戰。此外,人生有太多無法預期的努力與幸運,注定難以全盤掌控。無法掌控帶給我們焦慮,但有時也帶給我們驚喜與希望。每一次的精力,都對自己、對事情、對世界多了一點認識,這些理解不一定馬上能有回報,但這些經驗都化作養分成為你人生重要的資源,也對未來產生了ㄧ些意義。

 

想到以前申請研究所時,推甄努力製作備審資料,但是做得太簡單、經歷也不夠漂亮,一間都沒上。沮喪了一段時間,重新出發改走考試入學,順利在初階考試獲得資格,但在面試前兩天才發現居然要提供備審資料,但是也因著我先前曾經的準備,很快地就做好了備審。記得推甄沒上的當時,覺得花了這麼多力氣做,一點用都沒用。然而,如果沒有前面的經驗,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就完成任務,順利錄取。

 

考試很重要,結果也很重要,但它們從來不是定義一個人的全部。你的恆心與韌性、待人處事的方式、獨特的個性特質,以及面對困難時的自我照顧與反思能力,才是支撐你走過一生的關鍵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