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文/林映辰 實習心理師

 

華人文化的教育從小就灌輸我們在與人相處時要「謙讓」、「將心比心」、「先人後己」,這意味著要將別人的需求置於自己之前,對父母「臥冰求鯉」,對手足「孔融讓梨」,對朋友「仁至義盡」,對伴侶「不離不棄」,甚至對欺壓你的人也要「以和為貴」,熱心助人、犧牲奉獻、寬容大度成為了社會所推崇的美德,當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明確注視在某個正向行為時,活在社會架構下的我們很難不受到影響,尤其是就讀醫學大學,即將成為助人工作者的你們,可能更是如此。

或許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可以獲得成就感,因為感覺到被需要而發現了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你很喜歡幫助別人、喜歡替別人著想,但遺憾的是,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當想幫忙的心遭遇到實際的限制時,內心可能產生衝突:是要選擇一再犧牲退讓委屈自己,還是要替自己多想,背負拒絕他人的罪惡感?

 

在沒有滿足他人期待和讓他人失望的同時,你是否感到自己失去了價值呢?

「為自己」還是「為他人」的二分選擇似乎使你進入了選擇的盲區。

 

二分法最早出現在18世紀時,由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提出。它使原先複雜的世界變得簡單易懂,並形成普遍共識。像是DSM的出現,使得精神疾病有了診斷準則,MBTI的流行,讓人們可以在認識初始就大致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可是世界的複雜真的可以被這樣簡單的分類嗎?當分類變成了僵固的確信,人們開始恣意將標籤往他人或是自己的身上貼,導致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和強烈的刻板印象,不但難以洗刷也令人動彈不得。

 

好在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二分法的限制,像是原本常聽見的亞斯伯格症候群及肯納症都在DSM-5出版之後改由譜系測量,統稱「自閉症光譜症候群(ASD)」,將分類個體擴大為群,看重同一類群中的「個體獨特性」。

 

回到一開始的華人世界當中,儘管我們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對於道德及良善的價值觀,但看重自己的個體獨特性,在做出選擇時,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喜好和需求同樣重要。

 

因此當做選擇的時候更多的只考慮自己到底是自私還是自愛呢?

 

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陷阱題,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陷入二分法的困境,多去思考以下問題:

  • 我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
  • 這樣的選擇可能會有甚麼影響?
  • 我是否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承擔後果)

 

那麼,是自私還是自愛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嘗試將二分法轉化為連續的光譜,將自己視為光譜上的游離粒子,在每次的考慮中都放進「自己」和「別人」,有時候為自己多想一點,有時候則為別人多想一點,我們不需要成為完全善良的人,足夠善良對人,同時也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