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要交朋友,但是卻感受到只有自己一個人?或找不到讓人滿意的朋友可以聊聊天?彷彿大家常說的一句話:「空虛、寂寞覺得冷」。覺得空虛、寂寞、冷。如果這種孤獨的感受經常湧上心頭,那我們可以來好好閱讀這篇關於孤寂感的文章,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若想進一步要改善這個情況的話,又可以怎麼做呢?
大學生活是讓人期待且嚮往的時刻,從高中升上來的你,一定想在大學好好有一番作為,想要好好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新同學,像是迎新活動的第一支舞、社團博覽會的五彩繽紛、抽直屬學長姊的緊張刺激,都希望能為自己開展新的人際關係,新的室友、同學、師長都為生活帶來不同的風貌與味道。在大學階段,有人可能會初次嘗到戀愛的滋味,也有人可能找到一生的好朋友,又或者在社團尋覓到與你志同道合的人,甚至能成為未來事業合作的最佳拍檔,這些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像是煙火綻放的璀璨讓人引頸盼望著,像是九把刀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一群同甘共苦的好友與你分享生活的喜怒哀樂,一起經歷青春歲月的冒險、人生的分散聚合,每當聚首細數這些片段時總是笑中有淚,更讓人回味無窮。
然而,能建立延續多年的情誼卻往往可遇不可求,在人來人往的大學教室也許不會總是如你所預期,有些人就會坐在教室沒有人的角落位置,有些人可能選擇不到學校來,他們的心理感受可能是孤單的、焦慮的,甚至開始逃避與人真實的互動而迷上虛擬的網路世界,這種漸漸不知道該如何與人聯繫、失去歸屬的感受,是一種讓人失去自己的狀態,我們可以稱這種狀態叫做「孤寂感」。有些人會認為孤寂感是源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其實不盡然是如此,因為早在2000年國際性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便開始關注孤寂感的議題,跨國性的蒐集37個國家、逾百萬名青少年的調查,歷經2000年到2018年,發現孤寂感族群越來越多,甚至2012年後增加人數是兩倍(Twenge et al., 2021),不過,確定的是COVID-19疫情期間,讓孤寂感的議題更為嚴重,甚至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焦慮、憂鬱,以及一些不安的情緒感受。
孤寂感對我們的影響其實是非常深遠的,除了在人際上會充滿孤單的感覺,在許多實證研究上發現可能會出現憂鬱、焦慮,最嚴重則是會有傷害自己的行為出現,當然,也有人會沉迷在網路世界,讓人際互動缺乏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最後真的形成一個人的狀態,這似乎與我們對大學生的形象相差甚遠,原本充滿希望與光明的生活,卻變成毫無生氣、無未來的盼望。
從心理專業的角度怎麼看孤寂感呢?我想先從現實治療對人的假設做討論,人會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源自於沒有一般的人際關係,或是沒有讓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其實與孤寂感的定義頗為相似。我想用WDEP的理念來說看看,如何透過這些步驟協助自己面對孤寂感。第一步驟是想要W(Want)代表自己的各種需求、期盼與知覺,例如:可以知道自己想要擺脫這種孤單的感受、想要跟別人建立一個新的人際關係,能夠確認自己想要的、可行的目標是改變的重要第一步。第二步驟則是行動D(Doing)代表自己目前的行動與行為,例如:我想要交新的朋友,我做了哪一些行為或行動呢?這步驟非常仰賴對自己的觀察,並且潛心反思下所得的結果,重新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行為,與自己想要目標之間的關聯性。
而第三步驟則是評估E(Evaluation),簡單來說就是自我評估,我回去看看這些行動和行為為什麼沒有辦法讓我交到新的朋友呢?這時候非常仰賴自己的後設認知觀點,或者與他人討論,因為我們常常會受到自己的蒙蔽而不知道自己的癥結點,如同周哈里窗中的盲目我一樣,我們總是有一些情況是自己無法自覺,需要透過跟他人的互動、對話,才能夠有所發現。最後,第四步驟則是計畫P(Plan),當發現我原本的行動無法交到朋友,我是不是可以開展出新的計畫,並重新出發?這步驟可長可短,因為當我發展出來的新計畫依舊無法回應到我想要的目標,便需要重新檢視前三個步驟,甚至會形成新的計畫內容與方向。
最後,我要給大家的小結語,如果你發現你自己或朋友有前面提到孤寂感的情況,我們可以嘗試先以上述的WDEP四步驟來探索自己的狀態,重新想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回應自己遇到的問題,如果依舊無法解決心理的孤寂感受,那麼,勇敢的走出去一步試試看,或是鼓起勇氣找個可信任的人談談,或許你就會看見不一樣的世界!如同照片一般,會有綠蔭盎然的森林步道,也總會遇有走進幽黑的隧道,在前路不明的黑暗中難免會感到不安、恐懼,邁出的每個步伐都小心翼翼、戰戰兢兢,但請你一定要相信,在穿越伸手不見五指的隧道之後,迎接我們的會是遼闊的天地以及充滿陽光的未來!